關於我們
我們的故事
從傳統走向創新
花蓮縣農會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成立的花蓮港廳農業會。台灣光復後,於民國三十五年(1946年)奉命更名為「花蓮縣農會」。總部位於花蓮市中華路459號,轄下共有九個鄉鎮地區農會,分布於花東縱谷。該地區以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著稱,擁有豐富的有機農業資源和優質的農特產品。各鄉鎮因地形、氣候、水資源及人文背景的差異,生產出各具特色的農產品,值得細細品味。
地域特色:農特產品通常與特定地區的地理環境、氣候條件和土壤特性密切相關,這些因素賦予產品獨特的風味和品質。例如,臺東縣的釋迦因當地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而聞名。
季節性:許多農特產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,只有在特定的季節才能收穫和供應。例如,水蜜桃的產季為每年4月至5月下旬,這種季節限定性增加了產品的稀有性和價值。
傳統與文化價值:農特產品往往承載著豐富的傳統和文化意涵,反映當地的歷史和生活方式。例如,花蓮縣農會推廣的有機農業產品,體現了當地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,這些產品不僅是食材,更是文化的象徵。
多樣性與獨特性:農特產品種類繁多,每種產品都具有獨特的特性和風味,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。例如,鹿野鄉的紅烏龍茶以其特殊的發酵工藝和風味而著稱,展現了當地農業的多樣性和創新性。
我們的使命
花蓮縣農會秉持「誠信、服務、創新、效率」的經營理念,透過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拍賣交易平台,為供應商、承銷業者及消費者三方創造共榮共惠的價值。